× 首頁 事工簡介 最新活動 活動花絮 最新文章 捐款 請求代禱 English
3/22/2022 貼上

2023年 3/18 兒女的「性別」教育



講員: 符濟珍 博士
真愛家庭協會性別關係事工負責人,多年陪伴 LGBT 群體及家屬,經常受邀在教會、機構和神學院就此議題分享與培訓。

還沒進入主題前,很高興同工 鳳龍 姐妹(Joann) 在我們當中和我們真情分享神在她身上的豐盛恩典與祝福!


(上圖:Joann 鳳龍 姊妹)

鳳龍 姐妹(Joann) 的真情分享錄影如下:


符濟珍 博士 分享的 兒女的「性別」教育--聚會錄影如下:


三月的專題講座:兒女的「性別」教育


上圖、講員:符濟珍 博士

靈修經文:

•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申命記6:6-7)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

• 兒女性别教育站在第一线的应当是父母。

• 根據國外專業機構「出埃及全球聯盟」顯示, 有90 % 的同性戀者跟自己同性別父母的關係。是緊張或疏離,他們的父母在角色認同上有缺失……

• 「唯一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是同性戀或雙性戀的辦法。就是『實際去體驗,然後審慎反省這個經驗的結果。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這是美國性教育所提供的資訊!


心性發展的階段

• 心性發展的定義:

• 心性發展的三個階段:

a) 生理性別身份的賦予

b) 建立心理性別/性別認同

(1) 2~4歲: 萌芽期

(2) 5~10歲: 穩固期

c) 性傾向之形成

(1) 10~14歲: 萌芽期

(2) 15~20歲: 鞏固期


心性發展的定義

心性發展是人格發展的重要一環, 性是整全人口的一部分,

兒童和青少年的心性發展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可分為三個階段:

生理性別身份 (biological sexual identity), 即生出的性別;

心理性別身份(gender identity):2~4歲, 自己所屬的性別;

性傾向 (sexual orientation), 10~14歲。


心性發展的三個階段

A. 生理性別身份的賦予 (2歲以前)

出生時的性別主要按性染色體或新生嬰兒的生理特徵而被賦予性染色體XX者生理性別為女嬰: XY者為男嬰。(但有0.002%的人, 其染色體為XXY, XO或XXXY, 稱為雙性人 intersex 或簡性人,俗稱陰陽人)

B. 建立心理性別身份 (Gender identity) /性別認同 (Gender Identification) 的階段

1. 2~4歲: 萌芽期

這一階段可分為兩個層次。

一是孩子自覺是男生或女生,

一是自覺擁有男性特質 (masculinity) 或女性特質(Femineity)。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 (DSM-5, 451頁) 指出「心理性別是因各種生理、心理和人際關係的因素互動形成」。

在這個階段需要注意:子女與同性父母父母建立情感依附的關係,是性別認同的基礎。
女孩與母親認同及模仿;男孩需要建立性別認同的轉移,通常由起初認同於母親,轉移為認同父親。
這個階段父母的彼此配合並以身作則,尤其重要--母親在愛裡逐漸放手,父親以愛逐漸接受。

2. 5~10歲: 穩固期

這個階段需要留意的事項包括:

* 需要建立同性友誼,以同性為模仿或學習對象。與其他同性認同

* 學習和強化自己性別身份和角色

C. 性傾向之形成

(1) 10~14歲:萌芽期

當進入青春期和次性徵的發育期,是性傾向開始建立和形成的階段。

(2) 15~20歲: 鞏固期

此時性傾向逐漸確立,進入穩固期。但是最近的研究,對於性傾向,有一種說法叫做「流動的性傾向」(sexual fluidity)
而且是可以觸發( Triggered) 的,這也間接的證明了同性戀並非天生。


如何培育兒女的性別自信--十個重點

a) 強調兩性平等,互相尊重

b) 肯定子女的性別身份和角色

c) 父母活出彼此相愛和尊重的榜樣

d) 父母同心協力教養子女

e) 教導子女拒絕不當的觸摸

f) 若子女投訴遭騷擾, 最好相信並介入

g) 經常供應子女情緒支持

h) 鼓勵子女若被霸淩, 務必報告家長、老師或警方

i) 留意孩童所接觸的性教育或煤體

j) 離異雙親仍應合作守護子女